老舊建築加裝電梯對房屋結構的影響

作者 戴雲發

全台屋齡高、不耐震的危險老舊房屋遍地可見,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統計,全台屋齡三十年以上老屋逾460萬戶,占比超過五成,也就是每兩戶就有一戶符合都更危老重建屋齡門檻標準的住宅,其中又以台北市老屋情況最為嚴重,台北地區屋齡超過三十年以上的老屋已高達71.2%,近期統計平均每年老屋數量增加約1.5%,未來幾年更將上看75%的高比例,實為最大的國家安全問題之一,尤其長年飽受海砂屋之苦的民眾,如遇地震來襲就膽戰心驚,深怕建築發生倒塌意外生命財產毀於一旦,居住安全格外受到重視。

另外,台灣面臨人口老化危機,台灣已正式宣告邁入「高齡社會」,未來老年人口占比將持續上升。以居住生活品質為例,隨著社會高齡化,居住在老舊公寓的年長者上下樓梯越不方便,因此老舊公寓加裝電梯的需求不斷增加,內政部已於104年放寬「建築技術規則」規定,五層樓以下建築物增設昇降機將不計入建築面積及各層樓地板面積,及不受鄰棟間隔、前院、後院、開口距離有關規定之限制,而各地政府也有推動老舊公寓加裝電梯補助。

「建築安全履歷協會」創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,對於老舊公寓帶給老年人口行動不便與困擾時,加裝電梯確實可以立即得到改善,並延長原建築使用壽命,建構友善環境,但以結構力學來說,最怕的就是影響原建築的耐震度,力推都更、危老重建的我們,需思考該政策的必要性。

先確保原房屋結構安全無虞

戴雲發強調,老舊建築加裝電梯之前,需先確保原房屋結構安全無虞之下才進行,應先找專業結構技師或相關團體檢測鑑定房子主體結構的安全性,先就有安全疑慮的部分,進行結構上的補強,確保無虞後再行加裝電梯。倘若結構已老化到無法補強,或對安全已有疑慮,建議直接進行都更危老重建,而不是繼續花大錢加裝電梯,讓不安全的建築更加危險。

房屋內部的混凝土承重與耐震能力像人一樣,會隨著歲月而逐漸弱化,台灣早期施工品質、混凝土比例並不太講究,當混凝土孔隙多時,接觸到空氣面積大,混凝土中性化程度速度變快,將會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。倘若未事先確保結構安全而逕行增設電梯,則恐怕會有以下風險:

一、讓原本不安全的老舊建築更加不安全,因增設電梯不僅會使建築重量增加、影響結構行為,更影響原建構設計導致建築支撐力不足,當地震來襲時,可能造成結構應力集中破壞的風險。

二、內部增設電梯要注意是否留有足夠順暢的逃生動線,在急難時不會被電梯空間阻礙,若內部無空間增設電梯,可能採用外掛方式,將影響整體城市美觀。如果內部沒有多餘空間可以蓋電梯,就要看看是否適用外掛電梯,外掛電梯至少需要長、寬各二公尺,約四平方公尺的基地面積,外觀看起來易顯突兀。

三、電梯與原建築接合面品質若有瑕疵,恐增加日後裂漏水發生機率。

四、增設電梯短期可提供便利性,但長期下來將會影響都更危老重建意願。

位於地震帶的台灣,建築安全應是房屋所有配備中的標準配備,這些確實有安全疑慮的老屋,解決之道是搭配高齡照料的居住環境,及進行都市更新或危險老屋重建,才能使居住在內的民眾達到真正的安全。

「建築安全履歷協會」創會理事長戴雲發再次提醒,若真有增設電梯的必要,建議先找專業結構技師或相關團體檢測鑑定房子主體結構的安全性,確保原房屋結構安全無虞之下才進行,才不會加裝電梯後反而讓建築物更不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