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炒房方向錯誤 量縮價不跌忽視地價及營建成本是關鍵

圖 即便政府打炒房一波接一波,但價格仍未出現明顯鬆動,最大主因就是漠視高漲的地價與營建成本。葉家銘攝

記者葉家銘/綜合報導

央行2020年年底到今年6月,共祭出5波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,依聯徵中心資料,今年全國前4月新增個人房貸總人數共8萬2118人,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20.2%,此外全國1-5月買賣移轉棟數共計11萬2656棟,比去年同期少了21.3%,交易量及貸款人數皆下滑。專家分析,交易量縮但價未跌,該現象讓打炒房效益不彰,高房價問題須正視地價與營建成本。
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,政府健全房市政策不只有房市管制,還有平均地權條例子法及房地合一稅2.0,再搭配央行升息,在第五波房市管制前就已完全澆熄市場熱度,故第二戶限貸7成打到換屋族受到強力反彈,央行緊急推出排除條款,以期降低換屋者困擾。

綜觀近幾年買賣移轉棟數及新增房貸人數,都在2021年創造最高量,買賣轉棟數當年34.8萬棟,新增房貸人數30.5萬人,兩項數據也都在2022年下滑,買賣移轉棟數31.8萬棟、年減8.6%,新增房貸人數29.2萬人、年減4.2%。郎美囡表示,各方數據顯示房市交易動能熄火,但房價尚未明顯鬆動,關鍵在於賣方降價幅度不到買方認知的價格帶,成交機率低,因此市場上僅見零星降價交易,尤其在中古屋市場不易形成區域型的價跌,回顧過去市場交易經歷,通常由整批新建案或區域中數個建案同步降價,才能凝聚出價格下拉的力道。

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,政府為健全房市推動多項政策,立意良善,但過去央行的不動產選擇性信用貸款也曾誤殺換屋族,當時也使用簽切結方式解套,這次第二戶貸款限制便以相同方式操作,而夫妻兩人也可透過配偶貸款解套,然而銀行端尚未擬出切結書作業流程,提醒買方簽約前務必先詢問銀行現行規定及貸款條件,避免資金不足的窘境。

高雄房屋市場調查協會理事長黃詩萱表示,價格並未大幅修正主因是高漲的地價與營建成本,導致建商降價意願有限,政府打炒房方向錯誤,應該正視原物料及人力成本的高漲,而非一味的覺得是建商獲取暴利,目前一案從動工到完工交屋,就地上15樓建築少說4年,利潤可能不到2成,且必須承擔後續售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