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只針對預售屋?兼論預售制度的功與過?

圖 為什麼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只針對預售屋?兼論預售制度的功與過?資料照/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

文/胡偉良

房地產市場的兩大制度存在改革空間,也是引起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。

(1)預售制度

預售制度之所以會引起房地產價格的不合理飆漲,關鍵的原因在於資訊不對稱及價格預期。

由於開發商掌握更多的房地產市場資訊,因此可以利用資訊對房價形成影響,從而造成消費者利益的損失。像是,藉由於預售製造“房子不足”的假象,導致人們對房價產生上漲的預期。而房地產市場原本就存在著買漲不買跌的情形,因此會導致價格進一步上漲。

預售屋最大的投資優勢在:定金和每期的工程期款金額不高,槓桿效益大,在房價看漲的時候,增值的效益大,因此,介入的投機客也多,在需求量大的情況下的確很容易拱高房價,這也是為什麼政府在近期打炒房的措施中緊緊鎖死預售房的主因,除了高比例的房地合一稅外,還限制房產的移轉。

(2)房貸的分期付款制度

房貸的分期付款制度加大了消費者的未來支出,是一種加槓桿的消費方式。從小的方面來說,對家庭的未來消費結構會產生重要影響;從大的方面來說,則影響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,如果民眾收入能持續增長還好,一旦收入縮水或者經濟不景氣,這種制度將影響家庭的財產保值性,甚至影響國家金融的體系安全。這也是為什麼經濟一旦不景氣法拍房即會大幅增加的主因。

因為預售制度行之有年,要驟然全面禁止也有困難,尤其當今房價愈來愈高,能一次籌足自備款的必竟是少數,預售制度的逐步優化,最後再與現房銷售接軌或許會是未來房屋銷售的新發展。

預售制度的功與過?成也蕭何敗也蕭何

預售制度和房貸的分期付款制度使得民眾買房更容易,但也同樣的嘉惠炒房客,使得炒房客更容易大量、頻繁的靠房產炒作來牟利;同樣的,預售制度的期房制也使建築業者(建商)可以以較有限的資金啓動建案,促成了建築業的蓬勃發展;另方面,預售制度導致購屋者和開發商的高週轉風險,一旦房市反轉,從事高週轉運作的購屋者和開發商難免會遭到滅頂之災,這正是所謂,成也蕭何敗也蕭何。

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只針對預售屋?

綜上所述,預售制度有利有弊,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,基本上就是要抑制房地產的炒作;另方面,預售屋的房價一直是房市房價的定海神針,居於「擒賊先擒王」的想法,預售屋自然也成為政府率先整頓的首要目標。

未來房市的走向?

打房下,房市似乎看來黯淡,一大堆房市專家(其實都不是真正的業內人士)憑著房市的現況表現,紛紛唱衰房市,像房市交易量銳減、建照申請量減少、使照數量減少. . 等等,這些表面現象背後真正的原因其實是:

房市交易量銳減:今年國內經濟成長不濟加上民眾購屋的態度觀望。

建照申請量減少:建商不看好今年的房價,而選擇延遲推案。

使照數量減少:缺工及前期推案量太大下,導致工期延長,申請使照數量當然減少。

我個人的觀點:明年交易量可望再度回升;但房價要再大漲不易,日後將呈穩定但緩慢上漲的局面,其間或有小跌,但基本上仍是上升的態勢。而房市的供需將呈現平穩的狀態,小型建商大概率出局並退出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