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公設比怎麼走到今日動輒30%以上?

示意圖 中古屋公設比較低,室內實用面積多為一大優勢,而台灣建築物的公設比演變,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。/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攝影

好房網雜誌2024年4月號/撰文:陳舒曼、圖片:好房網資料照

根據市調機構統計,以台北市新建案公設比為例,最新平均數據為35.5%,長期來看為逐年上漲,更出現有基地較小的建案,公設比飆升至40%的狀況。事實上,了解中古屋市場的民眾就可以發現,中古屋公設比較低,室內實用面積多為一大優勢,而台灣建築物的公設比演變,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:

1980年代、公設比0至5%:

當時主流產品為透天厝及公寓,前者幾乎沒有公設,後者因為早期不動產登記時,會將樓梯間等公共面積也登記在主建物裡,這才有公寓幾乎零公設的情形產生,實際上公寓的公設比約落在0至5%間。

1990年代、公設比約25%:

這個年代因為建築法規逐漸對消防安全要求提升,像是安全梯等,加上房市產品更趨多元,有越來越多的新大樓開始講究休閒設施,故此時所落成的新建案,公設比約略提升至25%左右。

2000年代、公設比約30%以上:

1995年建築法規的修正,規定八樓以上高度建築物要有雙安全梯,另外像是排煙室等設置,增加了社區共同使用空間。再到2018年時,雨遮不計坪也不計價,不再屬於附屬建物,也變相拉高公設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