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行限貸令實施逾半年,房市、消費者與建商三方都明顯感受到壓力。小王、小大在節目中直言:「限貸令這個話題可以聊個五六集,故事太多、都市傳說滿天飛!」以下為重點整理:
交屋族首當其衝 300萬資金壓力成常態
小王先以朋友親身經歷為例,描述交屋族因限貸令被迫短時間內補上數百萬資金...
原以為貸款成數沒問題,結果臨門一腳卻被通知要補300萬元,甚至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可以籌錢。這對多數首購或受薪階級來說,簡直是三到五年薪水一口氣砸下去,壓力沉重。
同時也點出建商違約機制,多數業者其實不會「撕破臉」硬要違約金,但已經繳的款項大多也很難討回。
這一波交屋潮下,平轉、賠售、預售屋拋售都大量出現,連第二戶貸款(成數僅五成、利率又高)也大幅縮水。房屋持有稅、租金回報率進一步壓縮,讓投資、收租變得更不划算。
建商資金週轉困難 購地、推案節奏全受限
小大則補充,現行土建融規範和銀行放款緊縮,讓許多建商買地、推案腳步放慢,有些甚至先割地套現來調節資金。
都更、危老案子出手增多,大型建商也轉趨觀望。
央行統計,今年第一季房貸申請件數已從5.8萬件下滑至3.8萬件,少了2萬件,等於一整個台中市區的供給量消失,且房價中位數仍在高檔徘徊,顯見市場已不健康。
新青安助長房價?政策自打嘴巴
兩人也點出,所謂「新青安」政策其實與舊方案差異不大,卻因政府大力宣傳,加劇年輕人FOMO(錯失恐懼症)搶上車,推升房價。
小大認為,缺乏配套的寬限期和拉長貸款年限,只讓更多「不該買」的人硬買房,導致後來限貸令補破網,自評「這根本是執政黨自打嘴巴」。
換屋族最衰 銀行只想做首購生意
換屋族則是另一批受災戶。節目提到,現在銀行「用鼻孔看人」,多數窗口只做首購案,換屋族還要被銀行要求「一年內賣掉舊屋」,增加大量追蹤和風險,導致相關貸款幾乎停滯。
小大也點出,社會住宅配額標準鬆中帶嚴,很多「中產三明治族」卡在買不起、租太貴、申請不到社宅的困境,稅賦負擔又高,直言:「真的很衰!」
金龍硬派不鬆口 有錢人才不怕限貸
對於限貸令後續發展,小王小大認為,雖然投資客幾乎消失、槓桿拉高風險降低,但換屋族和普通購屋人依舊壓力大。銀行資金充裕卻持續謹慎,導致貸款困難,「倒的建商、困住的消費者都還會繼續出現」。
兩人最後也直言:「這波限貸令,受惠的永遠都是有現金、有實力的買家。」政策補破網下的房市,無論消費者、建商還是銀行,都要繼續「苦撐等轉機」。
圖   《小王小大》揭露限貸令後的房市真相:交屋族補資金壓力爆表、建商資金斷鏈、換屋族貸不到款,社宅申請更卡關,政策受惠者永遠都是現金充裕的人,苦的是一般買房人與中產階級。示意圖/記者游智文攝影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★ 友善分享消息,如有不妥請通知即會下架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