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6公里估經費104億 消除潭稅橋地下道、中正路平交道瓶頸
為改善仁德區中正路及潭稅橋地下道的交通瓶頸與淹水沉痾,市府交通局昨召開「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」地方說明會,初估立體化總經費約一○四億元,在蒐集民眾意見納入規劃考量後,後續將由市府確定採行的方案,送市議會同意,目標希望年底送交通部審議,爭取中央支持。
保安車站往北新設
仁德區中正路平交道距離台鐵仁德車站僅約一一○公尺,且鄰近保安工業區,尖峰時段易塞車;而潭稅橋地下道逢大雨易淹,又受限車道高度,車輛行駛不易,常發生交通事故,地方長期爭取改善。
仁德車站原地高架
交通局局長王銘德表示,仁德區鐵路經專業規劃團隊從工程技術、交通改善、經濟效益、財務等面向分析評估後,以採取高架改建較為可行,範圍從台八十六線高架橋下往南到港尾溝溪,全長約二.六公里,工期約七至八年,完成後將可消除潭稅橋地下道及中正路平交道瓶頸。
配合工程,保安車站因位於鐵路高架斜坡路段,將往北於奇美博物館及十鼓文創園區間,距現址約五五○公尺處另建新車站,原車站為市定古蹟,將原地保留;仁德車站則原地高架。
說明會中,有居民希望擴大高架範圍,納入北邊的十三甲平交道;交通局綜合規劃科長莊惠忠說,擴大範圍將大幅增加興建成本,且必須跨越台八六線,技術難度高,車站也必須再加高,未來使用亦不方便。
交通局副局長熊萬銀指出,後續將配合台鐵公司審查修正報告書,提送交通部審議,如中央核定可行性研究,將由交通部鐵道局辦理綜合規劃、設計及施工。
圖   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後,將可消除潭稅橋地下道,解決當地交通瓶頸與淹水沉痾。(記者劉婉君攝)
資料來源:自由時報
★ 友善分享消息,如有不妥請通知即會下架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