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衝擊下,有預售屋即將交屋的非首購族群,都面臨銀行貸款緊縮,需要籌自備款的情形。一名屋主持有2間房,1間自住、1間出租,因前幾年買的預售屋今年要交屋了,隨即面臨第3戶房貸只剩3成的窘況,於是就把出租房給賣掉,填補貸款差額。
這名屋主因急於脫手,給了頗大的讓利空間,買方看準有甜甜價,因此物件委售幾週就成交,預期實價登錄揭露後,該筆成交也將創社區近2年新低價,但因持有約10年仍有獲利,不致於賠售。
房市專家、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表示,目前的確有些零星的成交是所謂比較明顯的降價,但所謂價格破壞的「點、線、面」,目前僅止於「點」,除非有建商撐不住要降價拚現金,或民眾因負荷不了利息而降價求售,才可能形成價格破壞的「線」與「面」。 
不過,他認為,央行希望房市軟著陸,而目前貸款限縮之下,也僅出現少部分零星降價個案,但因這幾年房價漲勢凌厲,多數屋主也如上述案例一般,急售只是賺多賺少,且願意回到社區1~2年前的價格,剛性自住買方也會接受。
圖    已經持有2戶的屋主,因預售屋準備交屋,有貸款不足問題,於是趕緊降價求售其中1間房子。示意圖/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
資料來源:好房網News
★ 友善分享消息,如有不妥請通知即會下架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