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施行至今,房市降溫,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、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觀察到,首購與豪宅市場呈現「M型化」發展,剛需族群因貸款條件趨嚴,普遍面臨「貸不到、貸不足、利率高、無寬限期」等窘境,導致成交量大幅萎縮、來客量腰斬,甚至只剩1至2成。
他說,信用管制衝擊到自住與換屋族群的計畫,部分3、4年前入手預售屋的買方,於近期完工交屋階段已出現「對保後無法申請貸款、審核後要等額度、額度有了還要排隊等撥款」,進而可能產生違約風險,反觀台北市高資產族群,現金置產動能仍在,豪宅市場相對穩定。
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總會長林金雄指出,《銀行法》第72條之2規定,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,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%,現在多數銀行都受限「滿水位」問題,總觀來看,除非購屋者的自有資金拉高,否則各類買方都受到貸款緊縮影響。
林金雄提到,這次央行第七波打炒房控管相當細膩,銀行在風險控管下,貸款審核也相當嚴格,且受限這幾年房價漲太多,現在1戶貸款金額等於是以前的2戶,加上新青安有5年寬限期,還款速度慢,因此「滿水位」問題恐怕至少要2年時間才能改善。
銀行難貸款,預料將持續緊掐房市價量。賴正鎰提到,今年上半年建物買賣轉移棟數僅剩10萬棟,中古屋與預售市場同步降溫,房仲業也推估六都上半年成交量,年減約18%至22%左右,主因是中古屋自備款的資金籌措較預售屋門檻高,且交易期拉長,除非屋主願意擴大議價空間以求成交,才有機會提高成交比。
賴正鎰提到,今年上半年建物買賣轉移棟數僅剩10萬棟,中古屋與預售市場同步降溫,房仲業也推估六都上半年成交量,年減約18%至22%左右,主因是中古屋自備款的資金籌措較預售屋門檻高,且交易期拉長,除非屋主願意擴大議價空間以求成交,才有機會提高成交比。
圖   許多購屋族擔心貸款問題,暫時觀望縮手。圖/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
資料來源: 好房網News
★ 友善分享消息,如有不妥請通知即會下架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