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申請房貸卻卡關?房產專家揭買房前必做的6大「信用建設」

發佈日期:2025/09/13  【工商時報】
隨著房貸收緊,房市交易量明顯縮水。即便央行近期放寬了首購與自住換屋的貸款限制,銀行對申貸人的審查卻依然有一定的門檻,也仍有購屋者在申請房貸時才發現信用不足。房產專家賣厝阿明提醒,信用建設不是臨時抱佛腳,而是一場長跑,「最晚應在計劃購屋前3至5年就開始有意識地建立信用紀錄。」

賣厝阿明在粉專「賣厝阿明 知識+」中揭示累積信用評級的6大關鍵。一位資深銀行高管曾透露:「從領第一份薪水開始,就應該開始為未來買房做準備。」他指出,信用建設需要時間,無法臨時抱佛腳,民眾應從領取第一份薪水開始,就透過公司薪資轉帳留下明確的收入紀錄,這是建立信用基礎的第一步。

在信用卡使用策略方面,賣厝阿明提醒,信用卡是一把雙面刃。他引用消金部門主管的說法:「信用卡是雙面刃,正確使用能建立良好信用,但分期付款或僅繳最低應繳金額反而會讓銀行懷疑你的還款能力。」據銀行內部評分標準,按時全額繳清信用卡帳單的客戶,信用評分通常比只繳最低金額者高出30%以上。

此外,賣厝阿明也提出「財富管理與銀行往來策略」。他建議,與其將資金分散在多家銀行,不如「集中管理」,將資金集中在一家主力銀行,這樣更容易達到VIP門檻,享受更多優惠。他提到,銀行VIP客戶不僅在轉帳匯款、外匯交易方面享有優惠,未來申請貸款時也能獲得較好的利率條件。

投資紀錄也同樣重要,賣厝阿明表示,即使是小額的定期定額投資,也能向銀行證明你有穩定的儲蓄習慣和財富管理能力,這些紀錄在申請貸款時都是加分項。

在實戰策略方面,賣厝阿明建議,申請房貸時應優先考慮主力往來銀行,因為該行最了解你的財務狀況,通常願意提供較優惠的利率。他引述房貸部門主管的說法:「新建案配合的銀行也是不錯選擇,因為建商通常已經談好較優惠的貸款條件。」

最後,賣厝阿明提醒民眾不可忽略政府的優惠方案,例如新青安房貸的利率往往比市場行情低0.5%以上,非常適合首購族善加利用。

賣厝阿明強調,與其抱怨銀行審核嚴格,不如提早準備,讓自己的信用資產成為購屋路上的最佳助力。


圖  仍有購屋者在申請房貸時才發現信用不足。圖/freepik

本資料轉載「賣厝阿明 知識+,文中引述之專家觀點、內容分析、個股基金僅供參考,純屬專家意見,並非投資建議,亦不代表本社立場。

資料來源: 工商時報 陳彥綺

★ 友善分享消息,如有不妥請通知即會下架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