租房的人,為什麼比買房的人更痛苦?大家都在說「央行打炒房,房價有下修趨勢」,可真實數據告訴我們,今年6月「居住類指數」來到 109.31,創歷史新高;房租指數、住宅維修指數也同樣創新高。
換句話說:買不起房的人,連租都更貴了。這意味著年輕人明明不買房,卻一樣被房租壓得喘不過氣租金持續上漲,你不搬還好,一搬家租金更貴,加上水電燃氣、裝修成本、日常生活支出,房價跌了,生活成本仍然高得嚇人。
租金為什麼漲?
●房東持有成本增加(囤房稅、裝修、繳稅),通通轉嫁給租客
●房貸利率創新高,包租公為了維持投報率,只能調高租金
●水電燃氣、家用品價格上漲,居住成本只升不降
如果你是租屋族,房價跌不跌,其實跟你關係不大。但問題是:你能不能先搞清楚自己未來五年,究竟能承擔多少生活成本?
生活不容易,房租、水電、生活費一樣都不少。與其一直盯著房價何時降,不如先把自己的預算和居住規劃弄清楚,至少未來有機會能活得輕鬆一點。
本文內容原文出處於 潘柏彥 
資料來源: udn房地產
★ 友善分享消息,如有不妥請通知即會下架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