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記者張瀞勻
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即將滿周年,房貸水龍頭持續緊縮,買賣雙方就算願意「讓價成交」,卻常因貸款卡關無法過戶,導致市場動能急凍。根據六都8月移轉棟數統計,總量年減逾3成,台北市更創下2003年有統計以來的同期新低。專家直言,這波房市寒冬的痛點,已不僅是價格問題,而是資金荒全面壓制買氣。
六都今年8月的買賣移轉棟數揭曉!分別為台北1704棟,月減17.8%,年減33.4%;新北3777棟,月減15.2%,年減34.3%;桃園3292棟,月減20.6%,年減30.4%;台中3742棟,月增2.3%,年減25.1%;台南1572棟,月減7.6%,年減37.4%;高雄2576棟,月減8.7%,年減37.4%。總計六都8月共16663棟,月減11.6%,年減32.1%。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央行的第七波信用管制已持續將近1年,且各大行庫仍努力調降不動產放款集中度,由於房貸水龍頭閉鎖,民眾貸款不順,使完工交屋進度緩速進行,投入房市的意願也低;加上8月初關稅揭牌,暫定稅率高達20%,不僅讓許多低毛利的傳產訂單遇強烈挑戰,高資產族也對關稅干擾經濟發展存有隱憂,使受薪族、置產族都持保守觀望態度,導致8月都會區的買賣移轉棟數跌跌不休,台北市甚至寫下2003年分月統計以來的8月同期最低量。
張旭嵐進一步指出,房貸荒讓今年前八個月累計買賣棟數約13.6萬棟,較去年銳減約5.2萬棟,年減幅約27.6%。貸款困難的嚴重程度,已引發中央政府高度重視,近期金管會更邀集公股行庫喝咖啡,商討疏通放款水量的可能性。然而政府同時也強調「安全濾網要在」,央行對於降低不動產授信風險亦有相當程度的堅持,所以即使後續管制政策有所調整,也預估還不會大動作鬆綁,僅會針對「真自住」的購屋族適度放寬,房市量縮的趨勢仍難扭轉。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明,隨著關稅政策正式落地,但談判尚未完全定案,不確定性仍高,未來經濟成長動能面臨挑戰,也進一步牽動內需市場與房市買氣;此外,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銀行授信趨嚴,市場資金壓力並未減輕,購屋族在資金籌備上仍面臨挑戰。展望後市,關稅變數與資金環境緊俏將持續干擾房市,整體市場氛圍依舊偏向觀望,雖部分屋主願意「降價促成交」,交易量能有回升契機,但整體成長空間仍相對有限。
觀察各都數據,台中是唯一繳出較上月正成長的都會,年減幅25.1%也是各都最輕微。台南則是年月表現兩極,月減幅不到1成,但年減幅卻將近4成。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,台中8月成為唯一月增的都會,關鍵仍是海線城鎮的交屋潮撐盤,沙鹿區與梧棲區合計較上月增加166棟,尤其梧棲區本月的350棟,更寫下統計以來的單月第三大量紀錄;加上市區的南區、東區,也各有指標案完工陸續交屋,月增逾百棟,讓台中8月表現在各都會區中一枝獨秀。台南則由於7月風災放假多日,導致交屋過戶的行政流程推遲,使月變動的比較基期偏低;而去年8月台南則適逢新案交屋潮,年變動的比較基期高,年減幅也因而較可觀。
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,房市政策是否可能在年底出現轉機,也會是移轉棟數起死回生的可能,過去在2015年曾在年底拉尾盤,雖然當時乃趕在房地合一稅實施前的買賣潮,卻也可見移轉棟數的起伏性,另外近年如新青安實施也曾讓移轉棟數有所拉抬,但要是希望落空,市場勢必預期今年移轉棟數跌入谷底,彈要待轉機時刻倒也不遠,明年將有選舉因素介入,若又有對於年輕人買房的利多牛肉,自然為曙光到來的機會。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在房貸管控後民眾看待房市趨於保守,再加上貸款問題,買氣表現一般,近期已經有房貸政策討論的風向出現,緊接9月的央行理監事會議,可能房貸政策變化幅度有限,但是年底銀行的自主管理已經實施滿一年,是否有調整空間,可能會是一個資金面的觀察指標。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,六都8月適逢美國對等關稅議題衝擊,加諸貸款排撥因素難解,致使房市熱度冷縮。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,目前銀行滿水位問題難解,市場適逢近年來最大交屋潮將至,房市前景亦不明朗,加諸今年整體市場盤整氛圍確定,提醒購屋人應評估自身財務狀況,並慎選置產地段,以免市場氛圍波動時,讓手中愛屋反而淪為負資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