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青安鬆綁、上路2年政策夠亂:熱過頭又粗暴限貸、再開水龍頭是哪招?沒寬限期啥事都沒了

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

行政院周四(9/4)確定將新青安排除在《銀行法》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,也就是辦理新青安貸款不再受30%上限約束,而且回溯至9/1,房貸水龍頭打開,可以說是對房貸被卡關的首購族來說,是好事一樁。

不過,社群上不少人議論紛紛,認為現在的政策計畫、實施時間對象、配套、產生的影響,到對經濟的發展方向都非常混亂。有網友說,也不是說政府不疼打房、不能緊縮,「畢竟經濟好或熱錢多,該管就管是沒問題的」。

熱過頭不取消新青安,反而粗暴限貸「成交量跌爛價格都沒跌」

「但硬推一個一堆人說風險很高的新青安,從2023年8月到現在才2年,讓房市直接過熱後,馬上迎來貸款風險劇增,等到發現真的熱過頭了,不是取消新青安,卻是搞個粗暴限貸,粗暴限貸完又發現百工百業苦哈哈,成交量跌爛、但價格跌0.59%等於沒跌」。

他說,等到年輕首購族跟換屋族怨聲載道,現在政府又說要打開水龍頭,「朝令夕改,完全看不懂這些操作,上至總統、行政院長、央行、金管會下至每一家銀行,所有人都在各搞各的」。

政策隨時180度轉彎「真的超級混亂」

「今天講這樣、明天講這樣,政策今天這樣搞,明天可以180度轉彎,被罵之後說法又變來變去,政府各部門說法不一致,對外講的東西也不一樣,難道都沒有橫向溝通或是開會嗎?真的超級混亂」。

網友說,有人能分析一下為何可以這麼醜嗎?還是其實在下更大的一盤棋?

新青安若學日本要求全貸35年,就沒那麼多問題

他拋出問題後,也有不少人認同以前的央行都不太參戰,所以中央說了算,「但現在央行就是看投機行為不爽,覺得投資客氣勢太盛,新青安如果是學日本要求全貸35年,反而沒有那麼多問題」。

「因為日本制度第一個月就是開始繳本金,沒有寬限期,所以哪會有什麼寬限期到期繳不出房貸的問題,用日本的制度每月繳貸款繳得好好,銀行哪管你那麼多什麼風險問題」。

「改成零寬限期,就不會有寬限期過了繳不出房貸的問題,因為你第一個月就要開始繳本利了」。

為了5年寬限期、根本就是鼓勵投機行為

也有網友說,新青安帶來的主要是方案轉移,為了5年寬限期、根本就是鼓勵投機行為,「坦白說,風險是還好,有抵押物在那邊風險是能高到哪?而且會貸新青安的人,大部分原本也是會買,只是新青安有補貼就申請這方案,沒有新青安就是貸一般房貸,根本不會影響風險」。

有過來人最近跑銀行,就說問了好幾家貸款,「銀行大部分都回答說新青安把他們的水位都佔滿了,加上新青安貸款大部分是年輕人,財力沒那麼漂亮,所以他們銀行自己有一套評級,這些貸款佔比越多風險會越高」。

只要房貸環境正常,1年寬限期也能等於無限寬限期

「台灣房貸餘額成長這幾年那個抖度,說實在我蠻怕的,未來剛需透支的很嚴重,個人觀察啦」。但也有人認為房貸餘額高其實根本不用擔心,以前中南部房價崩跌,中南部人也沒都去跳樓或是都被法拍。

「你房貸就繼續繳,房子怎麼跌銀行根本也不管」、「寬限期一般房貸也有啊,只是可能就3年,但可以無限轉貸延續下去」、「所以重點是,只要房貸環境正常的話,1年寬限期=無限寬限期」。

網批:新青安就是為了幫建商解套之前的餘屋

網友多數認為,新青安就是為了幫建商解套之前的餘屋,「再解約下去,建商怎麼辦,政黨怎麼辦」、「買不起房的整天希望有房的繳不出房貸,買得起還沒買的不要買,自己沒辦法變好就希望更多人跟自己一樣,國家順著這種人就完蛋了」。

徐佳馨:行政院想出這招,對找不到存款下確為強心針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說,行政院想出這招,對銀行找不到存款下確實是一劑強心針,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壓力下,名下沒有房屋的購屋人重新獲得「無敵星星」,能在貸款上有些餘裕,但房貸目前還是只能解渴,不能暢飲。

財政部提出3大房貸盲點:並非每案都能貸千萬

週四晚間財政部也發出新聞稿表示,將配合督導公股銀行積極協助符合新青安貸款資格民眾申辦,不過也提出3大房貸盲點,呼籲購屋人注意。

1、銀行仍須依據徵授信規定決定貸款條件,並非每案均得以新青安貸款最高上限1000萬元、貸款8成或寬限期5年及40年期核貸。

2、新青安貸款係於實際交屋始得受理,預售屋非可申請辦理標的,須綜合考量購屋交易金額龐大,不動產轉讓流動性低,預售屋交屋時間風險。

3、民眾要注意金融市場及房價波動風險,審慎評估貸後長期還本付息負擔,審酌自身財務還款能力,謹慎決策購屋及貸款需求,以避免過度財務壓力影響生活品質及信用紀錄。

財政部指出,公股銀行完善貸前徵審及貸後管理,並應優先承辦民眾「首購」、「自住」及「已承諾」之房貸申請,確保銀行信用資源用於民眾自住購屋。